近年来,重庆市大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,重庆民族博物馆、重庆西藏中学校、刘伯承同志纪念馆、重庆精一民族小学校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等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,立足自身特色优势,积极发挥主阵地作用,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,为促进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梦”凝聚力量。一是实施“互联网工程”。建立微信公众号,定期发送民族团结进步知识、展览信息、爱心义购等,推出网上参观、网上拓展、网络教学,让群众足不出户学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,了解革命先烈事迹,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,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纵深发展,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。二是开展“共建活动”。各基地充分调动资源,积极开展“馆校共建”“军地共建”“馆校社”等共建活动。西藏中学坚持与部队共建,获得“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”“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”等称号;精一民族小学坚持与西藏芒康、云南文山等地小学结为友好学校联手共建;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与彝海结盟纪念馆、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、遵义会议纪念馆等交流互动、资源共享、共同提高。三是研发“文旅产品”。各基地牢固树立传承、创新的发展理念,各自研发特色文创产品或民族教育课程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的秀山紫砂石、秀山折叠小花灯,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的刘帅经典事迹故事、快板、情景剧、歌曲等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文创产品在市内外声誉高涨。